DelayQueue 源码分析
DelayQueue 简介
DelayQueue
是 JUC 包(java.util.concurrent)
为我们提供的延迟队列,用于实现延时任务比如订单下单 15 分钟未支付直接取消。它是 BlockingQueue
的一种,底层是一个基于 PriorityQueue
实现的一个无界队列,是线程安全的。关于PriorityQueue
可以参考笔者编写的这篇文章:PriorityQueue 源码分析 。

DelayQueue
中存放的元素必须实现 Delayed
接口,并且需要重写 getDelay()
方法(计算是否到期)。
public interface Delayed extends Comparable<Delayed> {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默认情况下, DelayQueue
会按照到期时间升序编排任务。只有当元素过期时(getDelay()
方法返回值小于等于 0),才能从队列中取出。
DelayQueue 发展史
DelayQueue
最早是在 Java 5 中引入的,作为java.util.concurrent
包中的一部分,用于支持基于时间的任务调度和缓存过期删除等场景,该版本仅仅支持延迟功能的实现,还未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在 Java 6 中,
DelayQueue
的实现进行了优化,通过使用ReentrantLock
和Condition
解决线程安全及线程间交互的效率,提高了其性能和可靠性。 - 在 Java 7 中,
DelayQueue
的实现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通过使用 CAS 操作实现元素的添加和移除操作,提高了其并发操作性能。 - 在 Java 8 中,
DelayQueue
的实现没有进行重大变化,但是在java.time
包中引入了新的时间类,如Duration
和Instant
,使得使用DelayQueue
进行基于时间的调度更加方便和灵活。 - 在 Java 9 中,
DelayQueue
的实现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进,主要是对代码进行了一些优化和精简。
总的来说,DelayQueue
的发展史主要是通过优化其实现方式和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使其更加适用于基于时间的调度和缓存过期删除等场景。
DelayQueue 常见使用场景示例
我们这里希望任务可以按照我们预期的时间执行,例如提交 3 个任务,分别要求 1s、2s、3s 后执行,即使是乱序添加,1s 后要求 1s 执行的任务会准时执行。

对此我们可以使用 DelayQueue
来实现,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继承 Delayed
实现 DelayedTask
,实现 getDelay
方法以及优先级比较 compareTo
。
/**
* 延迟任务
*/
public class DelayedTask implements Delayed {
/**
* 任务到期时间
*/
private long executeTime;
/**
* 任务
*/
private Runnable task;
public DelayedTask(long delay, Runnable task) {
this.execut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delay;
this.task = task;
}
/**
* 查看当前任务还有多久到期
* @param unit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unit.convert(execut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imeUnit.MILLISECONDS);
}
/**
* 延迟队列需要到期时间升序入队,所以我们需要实现compareTo进行到期时间比较
* @param o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 {
return Long.compare(this.executeTime, ((DelayedTask) o).executeTime);
}
public void execute() {
task.run();
}
}
完成任务的封装之后,使用就很简单了,设置好多久到期然后将任务提交到延迟队列中即可。
// 创建延迟队列,并添加任务
DelayQueue < DelayedTask > delayQueue = new DelayQueue < > ();
//分别添加1s、2s、3s到期的任务
delayQueue.add(new DelayedTask(2000, () -> System.out.println("Task 2")));
delayQueue.add(new DelayedTask(1000, () -> System.out.println("Task 1")));
delayQueue.add(new DelayedTask(3000, () -> System.out.println("Task 3")));
// 取出任务并执行
while (!delayQueue.isEmpty()) {
//阻塞获取最先到期的任务
DelayedTask task = delayQueue.take();
if (task != null) {
task.execute();
}
}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即使笔者先提到 2s 到期的任务,1s 到期的任务 Task1 还是优先执行的。
Task 1
Task 2
Task 3
DelayQueue 源码解析
这里以 JDK1.8 为例,分析一下 DelayQueue
的底层核心源码。
DelayQueue
的类定义如下:
public class DelayQueue<E extends Delayed> extends AbstractQueue<E> implements BlockingQueue<E>
{
//...
}
DelayQueue
继承了 AbstractQueue
类,实现了 BlockingQueue
接口。

核心成员变量
DelayQueue
的 4 个核心成员变量如下:
//可重入锁,实现线程安全的关键
private final transient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延迟队列底层存储数据的集合,确保元素按照到期时间升序排列
private final PriorityQueue<E> q = new PriorityQueue<E>();
//指向准备执行优先级最高的线程
private Thread leader = null;
//实现多线程之间等待唤醒的交互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available = lock.newCondition();
lock
: 我们都知道DelayQueue
存取是线程安全的,所以为了保证存取元素时线程安全,我们就需要在存取时上锁,而DelayQueue
就是基于ReentrantLock
独占锁确保存取操作的线程安全。q
: 延迟队列要求元素按照到期时间进行升序排列,所以元素添加时势必需要进行优先级排序,所以DelayQueue
底层元素的存取都是通过这个优先队列PriorityQueue
的成员变量q
来管理的。leader
: 延迟队列的任务只有到期之后才会执行,对于没有到期的任务只有等待,为了确保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到期后可以即刻被执行,设计者就用leader
来管理延迟任务,只有leader
所指向的线程才具备定时等待任务到期执行的权限,而其他那些优先级低的任务只能无限期等待,直到leader
线程执行完手头的延迟任务后唤醒它。available
: 上文讲述leader
线程时提到的等待唤醒操作的交互就是通过available
实现的,假如线程 1 尝试在空的DelayQueue
获取任务时,available
就会将其放入等待队列中。直到有一个线程添加一个延迟任务后通过available
的signal
方法将其唤醒。
构造方法
相较于其他的并发容器,延迟队列的构造方法比较简单,它只有两个构造方法,因为所有成员变量在类加载时都已经初始完成了,所以默认构造方法什么也没做。还有一个传入 Collection
对象的构造方法,它会将调用 addAll()
方法将集合元素存到优先队列 q
中。
public DelayQueue() {}
public DelayQueue(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addAll(c);
}
添加元素
DelayQueue
添加元素的方法无论是 add
、put
还是 offer
,本质上就是调用一下 offer
,所以了解延迟队列的添加逻辑我们只需阅读 offer 方法即可。
offer
方法的整体逻辑为:
- 尝试获取
lock
。 - 如果上锁成功,则调
q
的offer
方法将元素存放到优先队列中。 - 调用
peek
方法看看当前队首元素是否就是本次入队的元素,如果是则说明当前这个元素是即将到期的任务(即优先级最高的元素),于是将leader
设置为空,通知因为队列为空时调用take
等方法导致阻塞的线程来争抢元素。 - 上述步骤执行完成,释放
lock
。 - 返回 true。
源码如下,笔者已详细注释,读者可自行参阅: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尝试获取lock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如果上锁成功,则调q的offer方法将元素存放到优先队列中
q.offer(e);
//调用peek方法看看当前队首元素是否就是本次入队的元素,如果是则说明当前这个元素是即将到期的任务(即优先级最高的元素)
if (q.peek() == e) {
//将leader设置为空,通知调用取元素方法而阻塞的线程来争抢这个任务
leader = null;
available.signal();
}
return true;
} finally {
//上述步骤执行完成,释放lock
lock.unlock();
}
}
获取元素
DelayQueue
中获取元素的方式分为阻塞式和非阻塞式,先来看看逻辑比较复杂的阻塞式获取元素方法 take
,为了让读者可以更直观的了解阻塞式获取元素的全流程,笔者将以 3 个线程并发获取元素为例讲述 take
的工作流程。
想要理解下面的内容,需要用到 AQS 相关的知识,推荐阅读下面这两篇文章:
1、首先, 3 个线程会尝试获取可重入锁 lock
,假设我们现在有 3 个线程分别是 t1、t2、t3,随后 t1 得到了锁,而 t2、t3 没有抢到锁,故将这两个线程存入等待队列中。

2、紧接着 t1 开始进行元素获取的逻辑。
3、线程 t1 首先会查看 DelayQueue
队列首元素是否为空。
4、如果元素为空,则说明当前队列没有任何元素,故 t1 就会被阻塞存到 conditionWaiter
这个队列中。

注意,调用 await
之后 t1 就会释放 lcok
锁,假如 DelayQueue
持续为空,那么 t2、t3 也会像 t1 一样执行相同的逻辑并进入 conditionWaiter
队列中。

如果元素不为空,则判断当前任务是否到期,如果元素到期,则直接返回出去。如果元素未到期,则判断当前 leader
线程(DelayQueue
中唯一一个可以等待并获取元素的线程引用)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说明当前 leader
正在等待执行一个优先级比当前元素还高的元素到期,故当前线程 t1 只能调用 await
进入无限期等待,等到 leader
取得元素后唤醒。反之,若 leader
线程为空,则将当前线程设置为 leader 并进入有限期等待,到期后取出元素并返回。
自此我们阻塞式获取元素的逻辑都已完成后,源码如下,读者可自行参阅: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尝试获取可重入锁,将底层AQS的state设置为1,并设置为独占锁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for (;;) {
//查看队列第一个元素
E first = q.peek();
//若为空,则将当前线程放入ConditionObject的等待队列中,并将底层AQS的state设置为0,表示释放锁并进入无限期等待
if (first == null)
available.await();
else {
//若元素不为空,则查看当前元素多久到期
long delay = first.getDelay(NANOSECONDS);
//如果小于0则说明已到期直接返回出去
if (delay <= 0)
return q.poll();
//如果大于0则说明任务还没到期,首先需要释放对这个元素的引用
first = null; // don't retain ref while waiting
//判断leader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说明正有线程作为leader并等待一个任务到期,则当前线程进入无限期等待
if (leader != null)
available.await();
else {
//反之将我们的线程成为leader
Thread this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leader = thisThread;
try {
//并进入有限期等待
available.awaitNanos(delay);
} finally {
//等待任务到期时,释放leader引用,进入下一次循环将任务return出去
if (leader == thisThread)
leader = null;
}
}
}
}
} finally {
// 收尾逻辑:当leader为null,并且队列中有任务时,唤醒等待的获取元素的线程。
if (leader == null && q.peek() != null)
available.signal();
//释放锁
lock.unlock();
}
}
我们再来看看非阻塞的获取元素方法 poll
,逻辑比较简单,整体步骤如下:
- 尝试获取可重入锁。
- 查看队列第一个元素,判断元素是否为空。
- 若元素为空,或者元素未到期,则直接返回空。
- 若元素不为空且到期了,直接调用
poll
返回出去。 - 释放可重入锁
lock
。
源码如下,读者可自行参阅源码及注释:
public E poll() {
//尝试获取可重入锁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查看队列第一个元素,判断元素是否为空
E first = q.peek();
//若元素为空,或者元素未到期,则直接返回空
if (first == null || first.getDelay(NANOSECONDS) > 0)
return null;
else
//若元素不为空且到期了,直接调用poll返回出去
return q.poll();
} finally {
//释放可重入锁lock
lock.unlock();
}
}
查看元素
上文获取元素时都会调用到 peek
方法,peek 顾名思义仅仅窥探一下队列中的元素,它的步骤就 4 步:
- 上锁。
- 调用优先队列 q 的 peek 方法查看索引 0 位置的元素。
- 释放锁。
- 将元素返回出去。
public E peek()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return q.peek();
} finally {
lock.unlock();
}
}
DelayQueue 常见面试题
DelayQueue 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DelayQueue
底层是使用优先队列 PriorityQueue
来存储元素,而 PriorityQueue
采用二叉小顶堆的思想确保值小的元素排在最前面,这就使得 DelayQueue
对于延迟任务优先级的管理就变得十分方便了。同时 DelayQueue
为了保证线程安全还用到了可重入锁 ReentrantLock
,确保单位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操作延迟队列。最后,为了实现多线程之间等待和唤醒的交互效率,DelayQueue
还用到了 Condition
,通过 Condition
的 await
和 signal
方法完成多线程之间的等待唤醒。
DelayQueue 的实现是否线程安全?
DelayQueue
的实现是线程安全的,它通过 ReentrantLock
实现了互斥访问和 Condition
实现了线程间的等待和唤醒操作,可以保证多线程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layQueue 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DelayQueue
通常用于实现定时任务调度和缓存过期删除等场景。在定时任务调度中,需要将需要执行的任务封装成延迟任务对象,并将其添加到 DelayQueue
中,DelayQueue
会自动按照剩余延迟时间进行升序排序(默认情况),以保证任务能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执行。对于缓存过期这个场景而言,在数据被缓存到内存之后,我们可以将缓存的 key 封装成一个延迟的删除任务,并将其添加到 DelayQueue
中,当数据过期时,拿到这个任务的 key,将这个 key 从内存中移除。
DelayQueue 中 Delayed 接口的作用是什么?
Delayed
接口定义了元素的剩余延迟时间(getDelay
)和元素之间的比较规则(该接口继承了 Comparable
接口)。若希望元素能够存放到 DelayQueue
中,就必须实现 Delayed
接口的 getDelay()
方法和 compareTo()
方法,否则 DelayQueue
无法得知当前任务剩余时长和任务优先级的比较。
DelayQueue 和 Timer/TimerTask 的区别是什么?
DelayQueue
和 Timer/TimerTask
都可以用于实现定时任务调度,但是它们的实现方式不同。DelayQueue
是基于优先级队列和堆排序算法实现的,可以实现多个任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执行;而 Timer/TimerTask
是基于单线程实现的,只能按照任务的执行顺序依次执行,如果某个任务执行时间过长,会影响其他任务的执行。另外,DelayQueue
还支持动态添加和移除任务,而 Timer/TimerTask
只能在创建时指定任务。
参考文献
- 《深入理解高并发编程:JDK 核心技术》:
- 一口气说出 Java 6 种延时队列的实现方法(面试官也得服):https://www.jb51.net/article/186192.htm
- 图解 DelayQueue 源码(java 8)——延时队列的小九九: https://blog.csdn.net/every__day/article/details/113810985